大家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问题,世官制和世卿世禄制的区别,世卿世禄制与三公九卿制区别,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商代的官吏是否实行世卿世禄制,由于历史资料的不足,还无法作具体的阐述,至于西周时代的官吏制度,一部分学者认为,肯定是实行世卿世禄的。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在论述西周政治制度时说:“各种各样的官吏,大都是世袭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杨宽著的《战国史》在论及西周的官吏情况时也说:“在周王国和各诸侯国里,世袭的卿大夫便按照声望和资历来担任官职,并享受一定的采邑收入,这就是世卿、世禄制度。”
2、根据史书的记载,西周的开国元勋、周武王的胞弟、周成王的叔父周公旦,其长子封在鲁国,“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史记·鲁周公世家·索隐》);同样有卓著功勋的召公?#93;(shì),其长子封在燕国,“而次子留周室,代为召公”(《史记·燕召公世家·索隐》)。西周宣王时,又有召公、周公二相行政,他们显然都是周公旦、召公?#93;的后代。赵光贤著的《周代社会辨析》认为,这些事例证明西周时代早已有“世卿制度的存在”。
1、世卿世禄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
2、三公九卿据史记记载“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3、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
4、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和太尉被称为三公。
5、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汉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
1、中国古代官制的正式形成,通常认为是从秦统一中国开始,学界普遍认可王亚南先生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的观点:“中国的专制官僚政治,始于秦国,由秦首创了许多官制。”而在官员选拔方面,通常有世官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几种主要的官员选拔制度;在发展过程上,可将中国古代人事选拔制度分为四个阶段,即以世官制为核心的先秦时代的选拔制度,以察举征辟制为代表的秦汉时期选拔制度,以九品中正制为主体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拔制度,以科举考试制为主体的隋至清代的选拔制度。
2、首先来看世官制。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依据血缘关系采用官职世袭办法进行官员的选拔任用,世卿世禄制是世官制的主要形式。世卿制即按照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官职,从最初实行的“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到后来的“嫡长子继承制”,都是把血缘关系作为官员选拔的唯一标准。在“嫡长子”继承制下,国家还设立了贵族学校,为未获得继承的其他贵族子弟进入官僚统治阶级提供途径。顾名思义,这种培训机构专为贵族子弟设立,教师为贵族官员,学生为贵族子弟,平民没有进入贵族学校的机会,也相应地无法获得进入统治阶级的权利和渠道。
3、世卿世禄制是和“封建”制紧密联系的,世袭官职和享受待遇同步伴随。周天子封土建国,将土地和奴隶按照血缘关系分封给子女及其他近亲亲属,使其成为封地的主人,这些封地主人在身份上是诸侯,实际上行使行政长官的职能,诸侯再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给士,由此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诸侯对上接受周天子的统治,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入朝述职义务;对下在领地内作为统治者,享有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并可在封地内继续分封卿大夫。
4、这种依据血缘关系建立的选拔制度,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联系的。从原始氏族部落过渡到奴隶制国家,社会发展进入了“家天下”阶段,奴隶主贵族掌握国家政权,为了维护家族利益,通过采取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势力对国家权力进行垄断,并依据血缘关系进行传承,官员选拔任用制度从“禅让制”过渡到“世官制”。这种官员世袭制度主要存在于秦朝以前的夏、商、周时期,故称为是先秦时期官员的主要选拔任用制度。商朝和西周时期,尽管也存在类似于后世“乡举里选”这种选贤任能形式,但仅仅局限于从奴隶和平民中选拔低级官吏,作为具体办事人员,很少担任高级职务,它仅仅是作为世官制的一个补充形式。
世卿世禄制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
1、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3、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有利于国家稳定。
二、消极影响无论是帝位还是官职的世袭不可能保证皇帝及官员素质的优化与提高。
1、关于“世卿世禄制”何时出现,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说在商周时代,另一种说法是出现于春秋中后期,由于卿大夫的专权而形成。对此目前史学界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根据《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2、此后,功臣加官晋爵、封公拜侯,虽然也有世袭罔替者,但这并非国家官僚制度。